新的一年,阿斯利康中国又一次调整架构。
01
阿斯利康中国架构调整、高管变动
根据“医药代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1月12日,阿斯利康宣布了组织机构的变动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整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成立中国生物制药业务,由林骁负责;
第二点情况是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部门主管陈康伟因为个人家庭事务需要返回新加坡,他将被调往阿斯利康亚洲区域的市场运营主管职位,而原先担任该职位的工作,现在由阿斯利康中国负责人赖明隆同时负责。
2023年中期,林骁当时担任阿斯利康中国官网所披露的职务,具体为该公司的副总裁,负责呼吸吸入和生物制剂事业部,并且管理香港及澳门地区事务。
赛柏蓝查询阿斯利康中国官方网站得知,目前阿斯利康中国的管理层人员中,陈康伟已不再出现;赖明隆的职务说明由原先的“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调整为“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兼肿瘤业务负责人”;林骁的职务说明更新为“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负责人、呼吸及吸入产品与生物制剂业务单元主管、香港和澳门地区负责人”。
阿斯利康经过持续改进,曾透露,未来的版图拓展将有助于其业务的长期进步,并且能够注入新的活力。
依据2023年上半年度经济状况通报,在医药制造行业,阿斯利康凭借其主打药物Farxiga(达格列净),对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高血脂症等病症进行了全面应对。
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在糖尿病之外,还适用于心衰、肾病等情况,2023年上半年,其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9%,达到了约28.04亿美元。
新业务开展以来,阿斯利康可能会更加专注地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部署,并且会提升规划的专业度。
在领导层调整方面,阿斯利康中国既重视培养本公司的员工,也积极寻求外部优秀人才,这两种方式都进行了实践。
林骁于2019年进入阿斯利康公司,在他的管理下,2023年上半年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均取得了销售业绩的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阿斯利康中国领导班子吸纳了数位新成员,例如关东梅出任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并主管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业务板块,胡轶清出任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并主管罕见病业务板块,朱理琍出任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并主管数字化与商业创新业务板块以及商业战略与卓越运营业务板块。
阿斯利康是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制药公司之一,无论它出于自愿还是不得已对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进行变革,这些举措都将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显著影响。
02
调整、合作...寻求新发展
近两年来,阿斯利康中国的组织架构调整不断。
二零二三年八月,阿斯利康中国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务部门分开,变成了两个独立的部门;二零二二年,阿斯利康中国又将呼吸系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务部门、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雾化业务部门整合,组建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务部门。
二零二四年开春,阿斯利康在华业务再度变动,可能与国内医药行业背景存在关联。
药厂在国内市场的推进,必然受到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协商的制约。阿斯利康同样如此,从该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它正逐步适应医药领域的相关政策。2023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表明,阿斯利康在中国的营收达到44.9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
一些跨国药企在内部运营上有所变动,并非只有阿斯利康,仅2023年下半年,辉瑞、GSK、赛诺菲等就对其中国区的产品与业务实施了不同层面的变革,以结构优化发掘新的发展机遇,这已成为医药行业普遍需要应对的挑战。
值得留意的是,阿斯利康在调整公司构造的同时,对于获取中国制造的药品也持续投入精力,Insight数据库在2023年11月发布的信息显示,在整体授权转让交易中,引进药品的接受方排名中,阿斯利康和礼来共同位列首位。
License out 交易受让方排行榜
图源:Insight 数据库;数据说明附于文末
阿斯利康全球业务发展合作与战略投资负责人,同时也是阿斯利康与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合资公司董事的陈冰,在2023年参与的一场与媒体交流的环节中谈到,那一年他的业务拓展工作比以往更为繁忙,这反映出公司市场地位的提升。
推出产品用于商务拓展,跨国药企和海外生物技术公司正逐步加快在中国的布局,国内制药公司也获得了国际化的良机,跨国药企和海外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项目也增加了新的项目。
从阿斯利康的举措可以明白,这些合作一方面扩展了它既有产品线,促成新的进步;另一方面促进了它经营效益的提升。
组织结构优化、领导层更迭、探索伙伴关系等等,阿斯利康这类公司在持续变革中不断进步。
数据解释如下:企业以母公司为单位进行统计,统计值为交易笔数,不包括药品;颜色区分交易时药品的研发阶段,灰色表示状态不明,颜色由深变浅分别对应:已申请上市/已获批上市、完成III期临床、完成II期临床、完成I期临床、临床阶段不明/未知分期、临床前研究/已申请临床试验。
附:阿斯利康官网截图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